黄陵庙建筑布局一览(下篇)
黄陵庙建筑布局一览(下篇)
黄陵庙座南偏西40度,庙主轴线上的建筑有山门、禹王殿、屈原殿、祖师殿(亦谓佛爷殿),分别建筑在逐级升高的四个台地上,各台基相距高度约2米左右。
黄陵庙主轴线建筑:屈原殿
1860年洪水未涉及此殿,1870年洪水进殿水深1米。此殿建筑在比禹王殿基高27米的台地上,清雍正年间已有该殿,咸丰、同治年间重修过,抗日战争时期被国民党三十军所部拆毁烧了。
黄陵庙主轴线建筑:祖师殿
又称佛爷殿,1870年洪水若再涨三步台阶即50厘米,水将进入此殿。该殿建筑在比屈原殿基高15米的台地上,据《游黄陵庙记》提供,此殿始建于明代,且明朝历代皇帝多信奉道教。毁败情况同屈原殿。
据四十年代在庙里当过和尚的杨昌明老人(本地人,1995年去逝)讲:抗战前,庙里主持名宽德,日本人占领宜昌,国民党军队退到庙里驻防,把和尚都赶走了。禹王殿因为存放军粮马料未拆毁,屈原殿和佛爷殿都被拆毁烧了。听老辈子讲,老庚午年( 1870年)洪水大得很,屈原殿齐腰深的水,若再涨三个阶檐坎,就淹到佛爷殿了。
黄陵庙附属建筑:武侯祠
坏于1860年洪水,毁于1870年洪水。该建筑是后人为纪念诸葛亮重建黄牛庙的功德而修,始建年代不详。据《东湖县志》艺文志载,明末祭祀诸葛亮于禹王殿内大禹像背后,候像是巾帼英雄秦良玉(1574~1648年)造,清乾隆三十五年(1772年)前便己有专把诸葛的武侯祠了,乾隆五十二年(1788年)重修,清人王柏心在《补修黄牛峡武侯祠并造像记》一文中记载得极其确凿:“……咸丰庚申(1860年)夏,泯江大溢,祠中水深丈许,缭垣尽圯,像亦剥落不全。”故于同治三年(1864年)郡守聂光鉴会同本任金大镛“巳醵金若干,付主者令装治旧像,补完如初,其橼瓦穿漏者易之,其墙石之颓□者□之,丹青庙貌,将悉还旧观……”
同治三年(1864年)补修的武侯祠则被1870年大水彻底冲毁,祠内壁嵌光绪十三年1887年)罗缙绅所撰刻的碑记中有:“光绪二年创高救生船只,沿江上下拜禹庙及武侯祠肃然起敬,因咸丰庚申同治庚午两次水灾倒塌不堪,缙绅目击心伤……。”
武侯祠为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罗缙绅重建,原本倚靠在禹王殿左侧台明处,正与禹王殿前檐基本成一条线,基础比禹王殿基低70公分。建筑占地155.6平方米,面阔12.2米,三开间,进深12.58米,四间,穿架式砖木结构,单檐硬山顶,小青瓦屋面,通高9.6米。
1983年对禹王殿拟定维修方案时,专家们鉴于武侯祠紧连大殿,既破坏了大殿凝重壮观的形象,又妨碍大殿搭架施工,故将武侯祠原物迁建到大殿后东北角,另成轴线。该建筑占地160平方米,祠内表现三国历史故事的塑像和壁画惟妙惟肖,悬挂飘拂的帷幄中羽扇纶巾的诸葛亮座像,再现了诸葛亮足智多谋的形象。
黄陵庙附属建筑:玉皇阁
经过咸丰十年、同治九年两次大水,阁貌已倾颓无存。此阁原建筑在黄陵庙左侧,相距200米,俗称“小庙”,黄陵庙则为“大庙”。阁基比禹王殿低42公分。庙内的光绪十九年(1893年)《重修玉皇阁落成序》碑中云:“夷陵上游九十里,有玉皇阁者,系黄牛辅之伟观,宫殿巍峨与黄陵庙并传不朽,至今百有余年……”由此可知,此阁兴建年代至迟在清乾隆年间,经过咸丰十年、同治九年两次大水“神像则漂流几尽,庙貌则倾颓无存”而阁后尚存咸丰四年(1854年)和尚墓,该墓为石质宝塔形,它经历了1860年、1870年两次大洪水而未倾覆。
光绪十九年( 1893年)重修的玉皇阁于1954年毁于白蚁危害,阁址尚存。黄陵庙明清两代古建筑保留下来的1860年、1870年长江洪水水位的记录与庙内现保存的1874年黄肇敏撰刻的《游黄陵庙记》、1887年的《钦加提督衔湖北宜昌总镇都督府管带水师健捷副营乌珍马巴图鲁罗缙绅》功德碑和《重修玉皇阁落成序》等水文碑刻中洪水记载相一致。《宜昌府志》、《东湖县志》洪水记载与黄陵庙古建筑保留的遗物、遗迹和历史水文碑刻记载也基本吻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