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陵庙建筑布局一览(上篇)
黄陵庙占地面积不大,建筑也不多,但黄陵庙建筑布局非常值得一提,特别是其主要建筑是见证长江特大洪水的实物资料,在长江水文考古史上有其重要的地位。黄陵庙的内部建筑大体分为主轴线建筑和附属建筑两大部分。
黄陵庙建筑布局一览(上篇)
黄陵庙座南偏西40度,庙主轴线上的建筑有山门、禹王殿、屈原殿、祖师殿(亦谓佛爷殿),分别建筑在逐级升高的四个台地上,各台基相距高度约2米左右。
黄陵庙主轴线建筑:禹王殿
禹王殿是黄陵庙现存建筑群的主体建筑,修建在比山门地基高19米的台地上,为重檐歇山顶,穿斗式木结构建筑,八架橼屋。原为灰筒、板瓦屋面,面阔进深均为五开间,面阔18.44米,进深 16.02米,柱网面积295.4平方米,台明高19米,通高 17.74米。梁枋上刻记有:“皇明万历戊午孟冬吉旦奉直大夫知夷陵州事豫章吴从哲徵事郎判官将事郎吏目三源候应得本镇善士……同建”。大殿金柱柱础上园额小碑,俗称七寸碑刻字还隐约可见,横批是;“永远万世”,竖刻为“大明园湖广荆州府归州信士万历四十六年□月”。殿正面下檐匾额为阳剂“玄功万古”四字,落款是“崇帧岁次辛己年季春月敕日立惠王题”上檐匾额阴刻“砥定江澜”四字,落款是“乾隆十四年岁冬己已觉罗齐格题并书”。
1983年,在拟定对黄陵庙禹王殿进行大修的同时,古建筑专家们对该殿进行了科学的勘测和论证,指出“据殿内梁额上的题字,它于明万历四十六(1618年)年重建,清雍正、乾隆、光绪年间多次重修,在光绪十七年进行过较大规模的翻修,其主要构架和上檐斗拱仍然是明代的遗存,……结构简练明快,用材经济合理,是明代末期较好的建筑。”“一座单体建筑主要以台明、木构架、屋顶三部分组成,……大殿三大组成部分是完整的明代原物”。这就为禹王殿遭受1860年、1870年长江历史上两次特大洪水而没有被冲毁基本作了定论。
从黄陵庙现保存的遗物、遗迹、水文碑刻、史志记载、民间传说中也可以证明禹王殿根本没有被特大洪水冲毁。
据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的专家们介绍,1870年长江特大洪水的水位为海拔81.16米,秒流量11万立方米。1985年维修中,经科学测量,确认大殿内三十六根楠本立柱上的水浸痕迹是长江三峡1870年特大洪水水位的历史记录。1985年,对禹王殿维修油饰过程中,考虑到其在长江水文历史上的重要地位,特别于殿内东北角保留了两根立柱未做油漆,作为重要的水文文物标志予以保护。
黄陵庙主轴线建筑:山门
山门建筑在海拔75.56米的江边台地上。宋代尚见有两匹石马的山门,清嘉庆年以前为“敕书楼”,嘉庆八年(1803年)重庆府事赵田坤见敕书楼中殿宫墙因多年风雨飘摇而崩塌,宦囊乐输倡导重修,将敕书楼中殿改建为戏台,并撰刻(万世流芳)碑记至今尚存庙中。
《东湖县志》艺文志载,清人王柏心于同治甲子年(1864年)撰写的《补修黄牛峡武侯祠并造像记》中,通篇言及补修武侯们和装治旧像等,只字未提山门毁于洪水或重修山门之句。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山门在建成后经受了1860年长江特大洪水的考验。但从黄陵庙现存的1874年黄肇敏所刻《游黄陵庙记》中:“至庙,山门已圯,盖同治九年为水所浸,碎瓦颓垣堆积盈地。”的记载,可以推测出黄陵庙的山门应该是毁于同治九年(1870年)即老庚午年长江特大洪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