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别样欧洲之旅(下)

波兰——别样欧洲之旅(下)

三、波兹南:博物馆奇妙夜

波兹南不大,骑上脚踏车基本上一小时就能把市区主要街道转个遍。这座城市临着瓦尔塔河,位居大波兰平原的中心。它曾被波列斯拉夫一世定为统一后的波兰历史上第一个首都,历史上波兹南几经战乱,曾有数百年为普鲁士人统治,直至1918年波兹南人们经过英勇的独立起义,才使其重归波兰怀抱。

短短一小时内我便断言,这是我去过的有些历史的城市中,最具活力的一个。人口总数不到70万的波兹南,1/3人口是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骑行过最繁华的区域,标志性建筑不是大学的教学楼就是图书馆。波兹南能够吸引来全球20多万留学生,其文学艺术上造诣不容小视。而各种门类的博物馆正是其软实力的有力佐证。历史博物馆、考古博物馆、现代艺术博物馆、乐器博物馆等“大路货”自不必说,波兹南还以一些小众博物馆和故居闻名。不管是收藏传统农具的私人展览,还是藏匿在普通居民住宅楼里的某位诗人的故居,亦或某些艺术学院学生沿袭下来的小型典藏,总有人将其打理得像模像样。在波兹南生活了七八年、专门研究文化的玛格丽特都不敢说,自己知道波兹南所有的博物馆,更别说每家都去过了。

波兹南旅行小贴士

必看——老城钟楼每天中午12点,波兹南市的象征“两只小羊”会在钟楼上准点与人们相会。两只金属小白羊从钟楼塔顶跳跃而出,上演着顶犄角的绝活儿。相传古代征战前,将军大宴部署。部队吃光了波兹南城中所有的肉,两只小羊就是接下来准备被烹饪的美餐。两只小羊从后厨逃走,逃到钟楼上恣意地顶犄角做游戏。抓捕它们的士兵被童趣感染,最终眼缘战胜了胃口。
必吃——土豆和汤

主菜原料几乎都是土豆。煮熟的马铃薯切成两半,上面洒上盐或者火腿粒;土豆压碎后做成饼炸熟,蘸着沙拉酱吃;偌大一份土豆泥配上酱汁,便是一顿传统美食。相比土豆大会,汤种类繁多。本地汤因为食材分量很足,因此人们不说“喝汤”,而是说“吃汤”。推荐本地独有的“冷汤”——浓浓的冰镇酸奶里拌着切得细细的紫红色芥蓝菜。这听起来颇为古怪的搭配,口感奇妙。

四、奥斯维辛集中营:永远不能抹去的伤痛

世界上没有哪个地方比奥斯威辛集中营更触动人性。集中营的大门口用德文写着“劳动才能自由”,100多万犹太人走入这个大门却再也没有活着出来。

二战期间,集中营由德国纳粹头目希姆莱下令修建,一开始时集中营只关押波兰政治犯,后来关押了来自欧洲各地的犹太人,这里变成了流水化杀人作业的“死亡工厂”。德国以“移民”的名义、欺骗欧洲各国的犹太人让他们到一个“有土地”、 “有农场”、“有商店”、“有工作”的地方去生活,于是犹太人拖家带口、携着自己贴身的贵重物品连同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盼被运到了奥斯维辛集中营,而这里迎接他们的却是有来无返的死亡深渊。他们所携带的一切财物均被掠空,就连穿戴的衣服、鞋帽、戒指、耳环及自身的头发、牙齿与皮肤都要被扒光。

每当运送犹太人的火车抵达时,在车站上即被分成两部分,身体强壮的或有利用价值的人被当作苦力暂时生存下来,这些人在悲惨的生活环境中,每天要从事10个小时以上的劳役,很多犹太人由于经受不住繁重的体力劳动而被折磨致死。谁要是在劳动中偷懒或是病倒将会被“拉走”,每个人心里都清楚:死神会随时降临的。

有一座长约几十米的绞刑架,那是用来集体屠杀囚犯的,有一座“死亡之墙”,纳粹常在这里用公开处死的方式,震慑企图反抗或逃跑的囚犯。

现在的德国,敢于正视这段历史。德国政府高官多次前来奥斯维辛忏悔,希望得到世人的宽恕。德国柏林建有一座犹太人纪念馆,警示后人。德国不少民众、学校、甚至足球队都曾集体参观奥斯维辛集中营。跪着的德国人,比许多站着不敢承认自己罪行的人更加勇敢。

离开集中营的时候,我在出口的大门边站了片刻,整个人好像失去了意志一般,之后几天都不能从压抑中解脱出来。我轻轻地推开这扇门就离开了,而100多万人却没有活着走出这扇门。

相关阅读:

波兰——别样欧洲之旅(上)

波兰——别样欧洲之旅(下)

旅游尾单/特价(重庆)一键加入尾单群,坐等特价送上门
请对文章内容作出评论评论

首页

商家

在线咨询

会员中心